<acronym id="0eewi"><center id="0eewi"></center></acronym>
<tr id="0eewi"></tr>
<rt id="0eewi"><small id="0eewi"></small></rt>
<tr id="0eewi"><optgroup id="0eewi"></optgroup></tr><rt id="0eewi"></rt>
<rt id="0eewi"><center id="0eewi"></center></rt>
行業資訊
公司動態
十九大再回首—2017年影響電子信息產業的10件大事
陜西金馳霸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SystemMaster 來源: 文字大小:[][][]

     2017年轉瞬即,回望過去的一年,大小事件匯聚組合成了電子信息產業的2017年。那么2017年,電子信息產業究竟發生了哪些令人難忘的大事兒呢?跟隨著小編慢慢地回憶…

    01、電子信息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在京舉行。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十九大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02、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向縱深推進

       2017年,《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印發。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框架(1.0)發布。工信部培育出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制造工程一批急需的關鍵技術裝備和智能成套裝備實現突破,兩化融合國際標準成功立項,企業“上云”行動成效顯現,一批新型工業App實現商業化應用。制造業骨干企業“雙創”平臺普及率接近70%。云計算、大數據、IPv6研發應用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軟件產業基礎持續增強,云計算骨干企業業務收入翻倍增長,大數據產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

    03、擴大升級信息消費 釋放內需新動能

        2017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 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信息消費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預計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拉動相關領域產出達到15萬億元。2017年,新型智能硬件、虛擬現實等產品層出不窮,移動支付、分享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加速成長,共享單車風靡街頭,移動支付無處不在。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網絡零售額超過4.8萬億元,同比增長3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4%。預計2017年全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4.5萬億元。

    04、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2017年人工智能產業政策密集出臺。人工智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工信部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三年為期限明確了人工智能發展多項任務的具體指標。2017年,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公布,百度開源自動駕駛系統Apollo。2017年,智能音箱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風口”,引發了諸多全球互聯網巨頭的集體搶灘。

    05、高端芯片研發和產業化實現新突破       2017年,圍繞集成電路、傳感器、新型顯示等產業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瓶頸,產業各方協同攻關,構建完善創新體系,重點領域創新成果持續涌現。2017年,采用國產超算CPU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連續蟬聯全球超算500強榜首,3D NAND閃存芯片研發取得重要突破,長江存儲32層3D NAND Flash芯片送樣驗證。華為發布麒麟970智能芯片,其AI性能密度大幅優于CPU和GPU。寒武紀、地平線發布AI芯片。飛騰、龍芯、兆芯等國產CPU性能持續提升,滿足桌面辦公應用需求,進一步縮小與國際領先水平差距。

    06、集成電路“大基金”投資取得重大成效

       2017年,集成電路“大基金”投資取得重大成效。截至2017年11月30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累計有效決策62個項目,涉及46家企業,累計有效承諾額達1063億元,實際出資794億元,直接帶動社會融資3500多億元,實現近1∶5的放大效應。集成電路產業投融資瓶頸得到初步緩解。目前,“大基金”在制造、設計、封測、裝備材料等產業鏈各環節進行投資布局全覆蓋,推動上下游企業間戰略合作?!按蠡稹痹诋a業鏈各環節前三位企業的投資占比達到70%以上,有力推動了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

    07、OLED柔性屏量產打破市場壟斷

      2017年,全面屏成智能手機最新流行趨勢。2017年上半年,全面屏貨源受限,只應用于屈指可數的幾款旗艦機型。2017年5月,中國首條6代柔性OLED生產線——BOE(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OLED生產線正式投入生產。2017年下半年,天馬、京東方、維信諾等國內廠商陸續推出各種規格的全面屏,徹底打破OLED屏幕韓系壟斷的局面,越來越多旗艦機用上全面屏,甚至千元機也開始采用全面屏。6代AMOLED作為現在最先進的OLED量產面板,已成為各家廠商的必爭之地。2017年,信利、和輝、華星光電等廠商也投入柔性OLED建線熱潮中。

    08、我國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全球領先

     2017年5月3日,世界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這標志著我國的量子計算機研究領域已邁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經實驗測試表明,該原型機的取樣速度比國際同行類似的實驗加快至少2.4萬倍。2017年8月10日,完全由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從衛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和從地面到衛星的量子隱形傳態。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正式開通。這標志著我國在全球已構建出首個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目前,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已躋身全球領先地位。

    09、我國率先規劃中段頻譜加速5G商用

      2017年12月21日,3GPP TSG RAN全體會議成功完成首個可商用部署的5G NR標準的制定。在該標準中,中國移動牽頭完成了面向獨立組網(SA)的5G系統架構和流程標準制定。在2017年,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完成,針對5G七大場景的測試表明,在高速率、低時延、海量連接等關鍵指標上達到預期。我國通信設備企業基于3GPP 5G標準領先全球推出了端到端5G預商用系統。11月,我國率先發布了5G系統在中頻段的頻譜使用規劃,明確將3300MHz~3400MHz(原則上限室內使用)、3400MHz~3600MHz和4800MHz~5000MHz頻段作為5G系統的工作頻段。

    10、科技巨頭搶占移動VR/AR制高點

      2017年,全球科技巨頭為了爭奪下一個移動平臺,正在通過自研或者收購的方式不斷完善移動VR/AR生態。生態型公司涌向移動VR/AR市場,移動風向越發明顯。微軟攜生態成員企業先后發布MR頭盔,引發PC VR格局生變,加速Oculus、HTC Vive推出VR一體機。谷歌在繼續擴大Daydream成員的同時,還將Tango平臺升級為ARCore。備受期待的蘋果和Magic Leap發布產品——ARKit、Magic Leap One(分體機)。2017年,虛擬現實行業歸于理性,伴隨著VR/AR資本回暖,VR/AR創業團隊融資環境開始好轉。

陜西金馳霸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嚴禁復制   陜ICP備07004155號-1

思思在线视频精品|yw国产精品点击进入|亚洲男男gay1069男同志网|91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
<acronym id="0eewi"><center id="0eewi"></center></acronym>
<tr id="0eewi"></tr>
<rt id="0eewi"><small id="0eewi"></small></rt>
<tr id="0eewi"><optgroup id="0eewi"></optgroup></tr><rt id="0eewi"></rt>
<rt id="0eewi"><center id="0eewi"></center></rt>